夢想再飛翔

,

卓嘉單線滾軸溜冰學校 袁嘉曦 藉運動熱潮逆市攻藍海

在新冠疫情下,新一代家長更重視健康及親子活動,充滿動感及追求速度的運動單線滾軸溜冰(Inline Skating),早年由外國流行並其後傳入本港。八十後的港青袁嘉曦,寓興趣於事業,有幸在父母全力支持下,成立室內單線滾軸溜冰學校,傳承運動技能之餘,期望把這項有益身心運動在本港進一步推動普及化。

在新冠疫情下,新一代家長更重視健康及親子活動,充滿動感及追求速度的運動單線滾軸溜冰(Inline Skating),早年由外國流行並其後傳入本港。八十後的港青袁嘉曦,寓興趣於事業,有幸在父母全力支持下,成立室內單線滾軸溜冰學校,傳承運動技能之餘,期望把這項有益身心運動在本港進一步推動普及化。

滾軸溜冰其實不是新事物,它比單車還要早出現,其中一種說法是:比利時人墨林在十八世紀六十年代發明滾軸溜冰;另一說法則是:美國人普林頓一八六三年設計的四輪鞋才是滾軸溜冰的始祖。但隨著近年單排四輪鞋的出現,令滾軸溜冰在九十年代初在歐美地區盛行,滾軸溜冰除了是消閒玩意,亦是體育競賽,世界各地每年都舉行速度賽及花式比賽。及後傳入亞洲以至本港,到港初時是高尚小眾玩意,玩滾軸溜冰的人不多。

袁嘉曦是速度單線滾軸溜冰發燒友,他在耳濡目染下,接觸該項運動逐步產生興趣。他說:「單線滾軸溜冰是老幼咸宜的運動,由4、5歲至50、60歲皆可。運動講求速度,花式變化多端,例如交叉步、前轉後等動作,也講求平衡力、可訓練運動者的專注及控制能力。」他續指,加上隨著近年更多廠商生產單線滾軸溜冰運動套裝,如專業鞋、轆、軸承、保護裝備及專用背包價格已下降不少,花費近千元已能有一套基本裝備,可謂豐儉尤人。

2002年創立卓嘉單線滾軸溜冰學校 ,主力教授速度單線滾軸溜冰。學校發展至今,業務己經走向多元化,包括基礎訓練班,有小組及個人教授,亦有為企業及團體訂造特色的興趣班和訓練班,同時帶領同學參加大大小小的國際比賽並取得佳續。袁嘉曦提及,在新冠疫情出現前,業務每年增長升幅達雙位數,2017年學校更擴充發展,在太古開設全港首個專業室內滾軸溜冰場,面積逾4,400平方呎,令學校穩坐龍頭位置,深受學員及家長歡迎。

全球爆發新冠肺炎,影響各行各業。袁嘉曦坦言,疫情持續2年時間,間斷式封場加上學生卻步,業務難免受到影響,惟有咬緊牙關捱過困境。本港第4波疫情緩和,加上近年的運動熱,這數月來業務更勝從前。袁嘉曦表示,這次疫情對他有很大的啟示,學校渡過難關,除感謝學生支持外,讓他了解到要取諸社會,用諸社會,故最近學校正籌備成立非牟利組織,計劃與各地區體育會合作,為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提供收費低廉的單線滾軸溜冰訓練班,予以回饋社會,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隨著業務的擴展,袁嘉曦於2017在太古開設全港首個專業室內滾軸溜冰場,面積逾4,400平方呎。

單線滾軸溜冰運動套裝如專業鞋、轆、軸承、保護裝備及專用背包價格已下降不少,花費近千元已能有一套基本裝備。

,

第四屆青年夢想實踐家 #陳浩源 奪得奧運銅牌

現年 36 的陳浩源於 2008 年遇上交通意外,被迫要截肢;自小熱愛羽毛球的他,在住院期間重新拾起球拍,一年後成為香港首位及唯一的輪椅羽毛球運動員。他代表香港參加過不少比賽,也多次在國際賽事中亮相,2018 年是雅加達亞殘運銀牌得主,2019 年更獲選為十大傑青;在 WH2 級別中,現時排名世界第二。浩源今早於輪椅羽毛球奪銅牌,在賽後感謝他的「神奇媽媽」,並說出了一段感人的故事。「多謝媽咪,我十幾年前有意外,佢執返我條命返嚟」,陳浩源說,意外後,媽媽一直辛苦照顧他,希望兒子能出人頭地,「我結婚是媽咪最開心嘅時光,希望這個時刻係佢人生另一個開心嘅時候。」

,

第五屆青年夢想實踐家 #李慧詩 勇奪東京奥運銅牌

東京奧運場地單車女子爭先賽,港隊代表李慧詩今早(8日)在4強以場數0:2不敵烏克蘭選手史達蓮高娃(Olena Starikova),要轉戰銅牌賽,與德國「一姐」艾瑪軒絲(Emma Hinze)爭奪銅牌。李慧詩在首回合以0.964秒勝出;在次回合以0.233秒勝出,直落兩場奪得銅牌。

重新錄製左近排熱門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

又同Nic sir重新錄製左近排熱門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其中一首主題曲!今次都係重新填詞的作品,睇過嘅朋友可以再回味情節,未睇過嘅朋友都希望你有共鳴。

今次劇情除左以愛情為主線之外,更加非常有深度地將人嘅內心傷痛狠狠用力地挖出黎,同大家黎一場血淋淋但到位嘅治癒之旅,希望大家都找到走出傷痛的那道門,往幸福進發。

有很多事情「不能讓你看透」,只因我真的「不想讓你承受」。送給大家:《沒關係,有我》by Cleo Ko and Nic Lau

https://www.facebook.com/118685966595474/posts/141656690965068/?vh=e&extid=zUiF1WROjx7RpL0D&d=n

畫出正能量 – 姚俊傑先生 (第四屆)

昨天十分有意義,一行10個義工到香港戒毒會進行百花樹壁畫活動,帶領住院舍二十多位學員繪畫壁畫,想不到學員都好有天份,每位都不單手定而且都好細心、有耐性,大家邊畫邊露出笑容,發揮互助互愛的團體精神,已經繪畫了三小時但大家仍然士氣高昂,學員們都很自豪能夠在自己生活的地方有份美化添上色彩,誓要完成才肯離開。
中心姑娘更說未見過她們這樣投入,是一個十分難忘的經歷。

此為百花樹活動,由愛延續愛慈善機構的藝術家統籌,帶領不同群體協同製作,已在多間院校、中心種植。計劃深信:只要用心傳遞,讓愛延續,就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百花樹象徵不死的正能量。寓意世上無難事;只要共同努力,堅持不棄,定可百花齊放,綻發成功異彩。

李慧詩凱林賽所向披靡 橫掃三冠謝幕

一連3天的合共兩個回合的「日本盃場地單車賽」今日(25日)在2020東京奧運比賽場地─伊豆單車館落幕,已連績贏得兩場爭先賽錦標的「牛下女車神」李慧詩(Sarah)首戰女子凱林賽,同樣所向披靡,強勢封后,順利拿下今次賽事第3項冠軍。

李慧詩(中)在凱林賽獲今次賽事第3冠。 圖:JCF

【體路專訊】一連3天的合共兩個回合的「日本盃場地單車賽」今日(25日)在2020東京奧運比賽場地─伊豆單車館落幕,已連績贏得兩場爭先賽錦標的「牛下女車神」李慧詩(Sarah)首戰女子凱林賽,同樣所向披靡,強勢封后,順利拿下今次賽事第3項冠軍。

李慧詩在首回合未有出戰凱林賽,最終弧軍作戰的李海恩(Jessica)取得亞軍,「雙李」今天在次回合煞科日攜手出擊,Sarah挾爭先賽雙冠餘威依然未逢敵手,首圈衝得小組第1名晉級決賽,另一組Jessica排「梗頸四」只能角逐7至12名名次賽。

李慧詩(左三)未逢敵手。 圖:JCF

李慧詩於決賽6強力壓韓國李慧珍掄元,英國馬真特、澳洲摩頓、日本太田及小林優香分列第3至第6名,李海恩則在名次賽首名衝線,位列第7。

總結港隊今次日本盃成績,港將共獲4冠4亞3季,當中Sarah獨取3冠成為大贏家。

王君萍女士 (第五屆)

健美冠軍女入老人院+鄉村幼稚園義教運動:「要將愛傳承落去!」

還記得「五個小孩的校長」故事取材地上水元岡幼稚園嗎?幼稚園裡原來每月迎來人稱「鴨仔老師」的王君萍,義務教孩子做運動。「鴨仔」出身單親基層家庭,運動成為她的成長夥伴,因此她說:「小朋友而言,我希望能給予愛,教導他們正確的知識和做人方向,希望他們長大後也能以愛相傳。」她最深刻的是每年參與幼稚園的畢業禮,當收到孩子為自己送上的禮物,自己也感動哭了。

除了服務基層兒童,「鴨仔」更免費教導長者防跌運動,她表示:「老人家很容易被人忽略,因為人長大後很少回顧父母當初如何照顧。」她希望透過健康運動讓長者感受被愛。

人與人之間以愛相傳,也許是快樂生活的起步點。

【#正言好事】健美冠軍女入老人院+鄉村幼稚園義教運動:「要將愛傳承落去!」…

今日正言 Today Review 發佈於 2019年10月19日星期六

雙節棍道 香港無雙

第四屆青年夢想實踐家 – 劉萬樑

人稱劉師傅的劉萬梁,是「80 後」雙節棍大師,在他身上不難看見李小龍的影子。當香港似被標籤為「文化沙漠」,他卻逆水行舟,五年前辭去正職,全身投入推廣雙節棍棍道,由創辦武館到香港雙節棍總會,不斷散播雙節棍文化種子,讓這種代表香港的武藝精神遍地開花。

「即使我無能力繼續,我也要花光力氣找人代替我薪火相傳。」

http://homemory.hk/flip_pdf

高松傑 (第三屆) 「超凡生命教育夜」分享

音樂堂慈善基金會派出多位星級成員為「生命之歌迷你音樂分享會」環節擔任嘉賓 ,憑曲寄意,藉歌曲或樂曲抒發感受,強化生命力,鼓勵中一、中三全級同學及家長以正能量面對人生。

1. 音樂堂慈善基金會創會主席高松傑 (Jacky )  : 「此際心弦。有共鳴」
2. 教師兼網絡紅人林伯強 (亞伯林)  : 以音「樂」追求學問上的快「樂」
3. 歌影視藝人邱芷微Chelffy Yau: 用音樂《出走快樂》

以下是本人的小小分享:

各位師弟師妹們:

生命教育在於親身體驗,必須要自己去經歷才有收獲 ,凡事都是有因有果,種下什麼因,所會出現什麼結果。別只看別人表面的風光, 別人背後又有多少努力誰人知曉?

1. 我~高松傑 1997年畢業 , 因為我出身貧窮單親家庭 , 我缺乏自信,怨天怨地 , 放棄自己 , 導致我成為一個同學看不起的會考0分生。

2. 因為我貪念 ,沉迷賭博,以致負債纍纍,妻離子散 , 導致我成為一個親人、朋友甚至外間人都看不起的廢青。

3. 因為一無所有 , 我覺得自己好無用 . 曾經喺天台希望了結自己。

4. 因為一首歌 , 我想起媽媽 , 她獨力養大我和弟弟,若我跳下來,便辜負了她二十多年來養育之恩,我醒覺了,我決定重新做人。

5. 因為我學歷低 , 所以我再次走進夜校進修 , 一直堅持終身學習, 學以至用 , 今天我是一位工商管理碩士。

6. 因為一首歌 , 我們開創香港第一間專教色士風音樂的學校「音樂堂」,推廣大眾化。

7. 創業艱難 , 好辛苦 , 我們不敢返屋企 , 但因為要一口氣, 我們咬牙切齒 , 不惜一切 , 堅持夢想 , 結果屹立香港20年,成了業界標桿。

8. 我們獲獎無數 , 代表過香港參賽 , 每次上到台都會很驚 , 但因為我代表香港 , 香港精神 , 香港人唔輸得 , 我們中國人唔可以俾人哋睇唔起 , 所以我拼出真我。

9. 因為我們從不放棄夢想, 所以我們2017年為香港寫下兩頂世界紀錄。

“努力不是為了征服別人 , 而是為了看清自己的能力

地位的顯赫不是為了孤芳自賞,而是為了率眾前行;

一個人有了能量,不是為了滿足私慾,而是為了承擔更多的使命!”

10. 因為我有今天, 全因為社會扶持 , 所以我集合一班年青人創立創立了音樂堂慈善基金會 , 為基層孩子義教音樂,為基層學生提供平等學習音樂的機會。

11. 因為義務工作令我的人生變得更精彩 , 我每天也會用2-3小時 ,全力·以己量身體力行服務社會  ,  全心· 以生命感染 生命 ,  燃亮他人。

12. 因為我經歷過豐盛的人生 , 面對過有喜有悲、 順境逆境 、甜酸苦辣 , 我學懂珍惜、感恩和知足 。我人生其中一個座右銘係 : “我試過成功,我試過失敗,但我未試過放棄。”希望我的故事能勉勵各位同學 ,讓大家「此際心弦。有共鳴」,送俾大家一首歌 : 有種。

足本分享:https://youtu.be/_VpQGAn_XxQ

David Yeung – 2018 Roddenberry Prize

I watched Star Trek when I was a kid. How could I possibly have imagined that one day we would be linked to the legacy of its creator Mr. Gene Roddenberry??!! I am humbled and honored to share the incredible news that Green Monday is one of the 4 awardees (and sole representative of Asia) of the 2018 Roddenberry Prize. The competition is funded by The Roddenberry Foundation which focuses on big and bold ideas to tackle the world’s most urgent issues such as plant-based diet to counter climate change, women rights, girls education and food waste reduction!